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近半年来,15岁的木子心情越来越差,除了自伤之外,她还时不时冒出不想活的念头。一开始,她没有告诉父母,一来怕被批评,二来认为父母不能理解,只会让父母更担心......直到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和母亲发生争吵,木子彻底崩溃了,她放声大哭,“要不我死了算了,死了就好了......”
若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有的家长可能会一笑置之,认为孩子在闹脾气,过几天就好;有的家长可能非常着急,担心孩子真会做些傻事。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做?
这时,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轻视孩子的情绪问题,也不要过度慌张。待孩子情绪稳定,家长应尽早寻求专业力量介入。建议要到医院门诊就诊,评估风险,这是最有必要且最有力度的干预方式。一旦孩子确实存在情绪问题,应及早进行医疗干预。
这时候,家长不宜做什么?
首先,不宜责骂或冷落孩子,孩子情绪出了问题,背后一定有原因。当父母狠狠批评孩子犯傻,或威胁孩子说再这样做,就不管他们,孩子的内心只会更孤独,会加剧情绪的恶化。
其次,夫妻间不宜互相指责埋怨。有时爸爸会指责妈妈没带好孩子;有时妈妈会认为孩子是学了爸爸的坏脾气在耍性子......这些怪罪和指责,不仅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而且可能会加剧问题矛盾的恶化。
再次,不宜采用过于极端缺乏弹性的方式。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这么做是因为结识了有抑郁症的朋友,或手机网络学了某些做法,便立刻限制孩子跟同伴往来,或没收孩子的手机......须知道过于简单粗暴的做法,都有可能成了压断孩子想活着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1.弱化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关注, 焦点不该在行为,而应在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是怎样,是怎样的感受驱使了他这么做。
2.放下一切固有的偏见,去听、去感受、去理解孩子。特别是要放下说教的心理,对比起言语的评价,孩子更需要的是被聆听;对比起建议方法,孩子更愿意听到“爸爸妈妈知道你很难受,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在你身边”。
3.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如是否需要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有些孩子更愿意通过独处的方式去疗伤。 父母帮助孩子的行为,需在征得孩子意愿后,才不至于入侵孩子的边界。
4.尊重孩子说与不说、做与不做的自由。当孩子跟我们的信任度还没建立或需要修复的时候,急于获取答案或敦促让孩子行动起来可能会更进一步破坏关系。若出现此类情况,当务之急是父母通过心理治疗探索与孩子关系的状态,学习修复亲子关系的办法并实践起来。
5.预留危机干预热线应急。12355是中国共青团设立的青少年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此外,可搜集相关的公益心理热线电话,当孩子情绪有波动但风险不大时,可拨打热线及时宣泄情绪。
每一个儿童青少年,都有一张稚嫩干净的脸,和一双清澈有光的眼睛。真心呼吁希望家长们可以从心底深处看见孩子,帮助孩子,让我们一起守护那希望之光。
医学指导:李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 ”“脾胃论 ”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以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13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大德路总院心理睡眠科 杨冬榕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